本報北京1月22日電(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 樊未晨)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,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(fā)《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指南》(以下簡稱《指南》),其中提出,要推動實現(xiàn)每所小學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類背景的碩士學位科學教師,確保每所學校至少有1名科學副校長。
《指南》聚焦于不斷完善科學類課程體系建設,改進和創(chuàng)新教學體系,加強師資隊伍建設,保障教學實施條件,整合校內外各類實踐場所和資源,為推動“大中小縱向銜接”“校家社橫向聯(lián)動”等中小學科學教育重點工作,提供了具體實施路徑,提出了明確意見建議。
《指南》明確,教育行政部門主要統(tǒng)籌教師配備、資源整合、評價改革、智慧賦能等方面工作,通過配齊配優(yōu)科學類課程教師、配強科學副校長、做好科學類課程教師培養(yǎng)培訓、探索建設區(qū)域科學教育中心等具體措施,引領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取得突破。學校主要聚焦加強科學教育課程實施、深化科學教育教學改革、改進科學教育評價方式、強化科學類課程教師隊伍建設、用好科學教育優(yōu)質資源等,通過在學校課程實施方案中強化科學教育,推進國家課程、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協(xié)同育人,提高科學類課后服務比例等具體措施,推動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落地執(zhí)行。
《指南》提出要完善評價體系,保障科學類課程教師在績效考核、職稱評聘、評先評優(yōu)、專業(yè)發(fā)展等方面與其他專任教師享受同等待遇,制定促進專業(yè)成長的激勵性政策,切實激發(fā)廣大教師的積極性。
《指南》要求,科學類課程教師主要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(yǎng)為目標,通過轉變教育觀念、創(chuàng)新教學方式、改革教學評價,推進“教學評”一體化落實,切實提升育人實效。
版權所有: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中文域名:教育部.政務
京ICP備10028400號-1 京公網安備11010202007625號 網站標識碼:bm05000001